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登录
详情页

资讯中心

【快报25-19】重磅!拍卖行业首个术语国标《拍卖术语》正式施行自8月1日起正式实施

    统一行业语言,规范拍卖行为,助力高质量发展

    ——国家标准《拍卖术语》正式发布并实施

       8月1日,国家标准《拍卖术语》(GB/T 45914-2025)正式发布并实施。作为我国拍卖行业首个术语类国家标准,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拍卖领域国家标准在术语标准化方面的空白,将有效规范拍卖市场行为,提升行业标准化水平,为推动拍卖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标准编制背景——随着我国拍卖行业快速发展,拍卖标的范围不断扩大,拍卖形式日益多样化,行业迫切需要统一的术语标准以规范市场行为。国家标准《拍卖术语》由全国拍卖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66)牵头,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联合地方协会、重点企业、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共同编制,参考政策法规要求并充分吸收行业实践经验,经过多年的调研、论证与修订,最终形成了科学、严谨且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术语体系。

        标准主要内容——国家标准《拍卖术语》是在现行行业标准《拍卖术语》(SB/T 10641-2018)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与升级而成。术语框架从原有的线性结构调整为更为科学合理的树状结构,内容更加全面,释义更加准确、规范。新标准共收录术语157条,其中包括基础术语88条和专业术语69条,涵盖艺术品拍卖、不动产拍卖、机动车拍卖、农产品拍卖等多个专业领域。新增术语如“直播拍卖”“网络司法拍卖”等,充分反映了新技术和新业态的发展趋势,体现了行业的前沿动态与实践需求。

        标准实施意义——其一,规范行业行为。统一拍卖活动中术语的使用,减少因概念模糊或理解分歧引发的争议与纠纷,提升行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水平。其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司法拍卖、网络拍卖等领域提供统一的标准依据,促进拍卖机制在各类市场中的规范应用与高效运行。 其三,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我国拍卖行业与国际标准接轨打下基础,支持文物艺术品、机动车等重点专业板块的国际化发展,增强我国拍卖行业的全球竞争力。

        下一步工作——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将组织开展国家标准《拍卖术语》的宣传与贯彻工作,包括面向会员单位开展专题培训、推动术语在拍卖实践中的规范应用等,全面提升行业从业人员对标准的理解和执行水平。

        国家标准《拍卖术语》的发布是拍卖行业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呼吁全行业积极学习、贯彻新标准,共同维护拍卖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为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中国拍卖行业协会)

     


上一篇:【快报25-18】数据揭晓:今年前5月全国拍卖成交总额达2716.68亿元,同比增10.28%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协会微信

公拍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