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奔涌,繁花新枝
——2025年朵云轩春季艺术品拍卖会圆满收官
2025年朵云轩春季艺术品拍卖会近日圆满落幕,1700件拍品和18.6万人次的线上参与热度,仿佛一场艺术的“春溪奔涌”,既展现了百年老字号的深厚底蕴,也映射出当代艺术市场的蓬勃活力。这场融合传统与创新的拍卖盛宴,以“守正创新”为笔,在海派文化的画卷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亮点:星光璀璨
本次春拍的中国书画夜场堪称“明星舞台”。张大千《黄山光明顶》以293.25万元成交,弘一《行书五言》以276万元落槌,两位艺术大师仿佛隔空对话,将黄山云海的磅礴与书法的空灵展现得淋漓尽致。在周节之家族旧藏专场,明永乐青花大盘以345万元拔得头筹,其纹饰如“历史的密码”,展现了明代制瓷工艺的巅峰成就;吴昌硕铭砚以287.5万元刷新纪录,印证了文人篆刻“方寸之间见乾坤”的独特魅力。这些拍品不仅是艺术的载体,更是文化传承的“时光胶囊”,让藏家与观众都能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上海是海派文化的发源地。这里承载着江南传统文化的灵秀与智慧,又融合了西方工业文明的务实高效,最终形成了海纳百川的博大气象。1900年鲁迅在上海诞生时,正值上海开埠后的中西文化交流期,兼容并蓄、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早已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精神血脉。
特点:基因图谱
作为海派文化的“活化石”,朵云轩始终在拍卖中编织着文化传承的经纬。在峻青珍藏专题中,潘天寿作品以50.6万元成交,仿佛一扇窗,让人窥见文人收藏的清雅审美;黄宾虹诞辰专题《陶王》以115万元成交,像一幅“山水精神图谱”,致敬大师笔下的浑厚华滋;王国维手稿以35.65万元落槌,宛如一封“穿越百年的家书”,延续着江南文脉的学术薪火。现当代艺术板块中,吴大羽《暮余》和丁雄泉《三美图》的成交,更展现了海派艺术“老树新枝”的包容——既有传统的根脉,也有当代的新叶。
在全国政协委员朱旗看来,125年来,朵云轩作为海派文化的重要传承者和艺术品拍卖行业的开拓者,始终秉持着“新材辈出,无奇之不备;精益加精,尤美之必真”的创业祖训,与艺术家、鉴藏家们相互成就、彼此赋能,共同谱写着守正创新的海派文化新华章。
基点:艺术桥梁
如果说传统拍卖是一场“面对面的雅集”,那么朵云轩的数字化服务就像一条“云端的艺术长廊”。通过同步拍小程序,实现了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18.6万人次的观看数据也证明了科技让艺术变得更加亲近大众。从1993年敲响大陆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到2020年“每周一拍”线上业务逆势启动,朵云轩用数字化实践诠释了老字号的新活力——就像一杯融合江南韵味与全球风尚的“特调咖啡”,既有历史的醇厚,也有创新的清新。
当前,中国艺术品拍卖正处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节点,市场也面临着鉴定体系不完善、行业诚信缺乏监管、跨境流通不畅、法律法规存在盲区等诸多难题。征途漫漫,任重道远。朵云轩怀揣着对海派文化的热爱,秉持开放创新的姿态,借助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东风,奋力前行。在全球化语境下,用艺术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春溪潺潺,奔流不息,槌音清脆,持续响亮。这场春拍圆满收官,它不仅是艺术品拍卖市场的一场“旋风”,更是朵云轩“规范经营、诚信操作”理念的生动体现。如今,2025秋拍征集已拉开帷幕。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家百年老字号会继续以艺术为媒、以创新为翼,在传承与突破中,书写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花新篇章”。
CopyRight © 1996-2017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乔家路2号 邮编:200010 电话:021-64226596 传真:021-64226595 邮箱:shpaixie@126.com
沪ICP备110156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