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登录
详情页

资讯中心

【专稿25-16】上海拍卖业:以合规为基,向创新致远


    上海拍卖业转型发展的“方程式”

    ——从《上海市拍卖经营合规指引1.0版》即将实施谈起

       2025年3月15日,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发布重要信号——《上海市拍卖经营合规指引(1.0版)》开始公示并征求意见。这一举措宛如一颗投入黄浦江的石子,在上海拍卖业激起了转型发展的层层涟漪,也标志着该行业正式开启以“合规化、数字化、专业化”为核心的转型征程。

      在数字经济蓬勃兴起与拍卖市场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下,上海拍卖业坚持党建引领,积极探索,以“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为战略导向,努力突破发展困境,探寻高质量发展的创新路径。其丰富的实践成果与宝贵经验,值得深入剖析与借鉴。

       从朵云轩2024秋季艺术品拍卖会的辉煌佳绩,到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春季艺术品网络在线拍卖会的高价成交,再到天天拍车30分钟极速卖车服务的备受瞩目,上海拍卖业在不同领域展现出多元创新活力。这些成功案例,有力证明了上海拍卖企业在传统艺术、网络拍卖和汽车交易等领域的创新实践,彰显了其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方面的前瞻性布局。

     

    加法:筑牢合规根基,铸就诚信品牌

      合规,是拍卖行业稳健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是诚信经营的核心保障。《指引》的出台,如同精准的标尺,通过明确经营边界、强化信息披露、规范业务流程等关键举措,清晰划定了市场主体“可为”与“不可为”的界限。

       诚信如金,合规为道。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在2024年春季艺术品网络拍卖中,凭借严格的资质审核与全流程监管体系,成功创造了单件拍品1576.96万元的历史新高,有力印证了合规经营对提升市场公信力的强大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强化合规机制,《指引》倡导构建“政府监管、协会自律、企业合规”的三级管理体系,搭建集成法规库、案例库的合规管理平台。平台将借助“检查、评估、整改”功能,实现全流程可追溯管理,确保每个环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要求企业建立全员参与的合规机制,明确各层级人员责任分工,设立畅通的举报渠道,切实保护举报人权益,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合规监督网络。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积极推行投诉处理机制并开展行业标准培训,有效整治了行业乱象,为市场主体营造了公平竞争、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公拍网凭借其独特的“一案一账号”支付系统和智能营销支持体系,在全国拍卖平台中崭露头角,荣获“创新型中小企业”称号。其成功源于对透明交易和信用评价体系的执着追求与深入实践,不仅为自身赢得了良好声誉,也为行业诚信建设树立了典范。

      “加法”的意义,并非规则的简单堆砌,而是通过完善制度体系、加强监督管理,实现行业公信力的持续积累与沉淀。

       诚信之光,熠熠生辉。在2024年上海拍卖企业信用资质等级评定中,5A级企业数量多达31家,诚信已成为上海拍卖业的金色名片,为其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赢得了宝贵信任与发展机遇。

     

    减法数字赋能增效,优化业务流程

       在数字化浪潮汹涌的时代,科技成为拍卖行业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数字化技术正全方位重塑拍卖行业的底层逻辑,为其减负增效注入强大动力。

       科技引领,破局前行。上海嘉禾拍卖巧妙运用“直播 虚拟预览”技术,成功突破时空限制,吸引超14万人次参与其秋季拍卖会,异地成交占比大幅提升40%,业绩增长显著。上海金磐拍卖依托智能竞价系统,在水果专场拍卖中实现15%的高溢价率,充分展现了科技应用在提升拍卖效率与效果方面的巨大潜力。

      《指引》提出以“标准化流程、智能化工具、集约化服务”的组合策略,化解行业长期存在的痛点。网络拍卖平台需严格提供实时竞价更新、直播过程保存等技术保障,确保拍卖过程高度透明、高效。在政策引导下,拍卖企业积极接入公拍网的“五个统一”系统(信息、资金、场地、规则、监管),实现跨区域资源深度整合与优化配置,大幅提升整体运营效率与协同效应。

       服务升级,体验至上。公拍网提供的“十大服务”,涵盖全面电子化服务平台、精准数据分析与营销、贴心用户教育与支持、严谨合规与诚信建设等多个方面。这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不仅显著提升了用户参与体验与满意度,还借助先进技术对拍卖流程进行精细化优化,有力保障了信息安全可靠传输与高效流通。

       所谓“减法”,并非盲目削减业务或简化流程,而是借助科技赋能,实现资源的精准配置与高效利用,推动拍卖行业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跨越。

     

    乘法:跨界融合创新,激发增长潜能

       合规框架的有力保障下,上海拍卖企业积极探索业态创新,实现了显著的“指数级增长”。

       上海自贸区拍卖独具创意,首推欧洲温血赛马专场,巧妙融合国际化优质资源与本土市场需求,最终以495万元的高额成交额刷新纪录,成为行业典范。上海联合拍卖积极将印石文化引入高校,通过“展览 拍卖 捐赠”的创新模式,激活了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活力。同济大学博物馆举办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吸引了超5000人次参观,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指引》适时设立“直播拍卖合规”专章,要求平台提供实时互动与多维度标的展示服务,为二手机动车、艺术品等细分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汽车街在港股上市后推出的“30分钟极速卖车”服务,依托直播竞价与大数据匹配技术,创造了单日成交超千辆的行业佳绩,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与赞誉。创新已成为行业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创新不息,发展不止。正如《指引》倡导的“风险识别、制度建设、培训考核”动态管理体系所示,持续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足的关键,也是推动行业跨越发展的核心动力。

     

    除法:优化生态治理,凝聚行业力量

       在行业转型过程中,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停滞不前,多方协同构建长效治理机制迫在眉睫。

       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另辟蹊径,依托“乐龄申城”公益项目,将慈善义拍与红色文化传播相结合,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长江国际拍卖积极履行社会责任,通过专业的司法拍卖辅助服务,协助法院处置价值4406万元的在建工程标的。其创新的“预审三阶段”模式,解决了资质核查难题,为行业规范化发展提供了借鉴。2024年,长江国际拍卖引入外地竞买人参与竞争,使工业地块溢价率突破11.5%,彰显了开放竞争市场的活力。

       更为深刻的行业变革,源自政策层面的协同推进。协会携手高校深入开展国有资产处置课题研究,旨在提升拍卖方式在国资全流程交易中的占比,优化国有资源配置,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治理有道,信心重塑。“除法”并非简单的零和博弈或此消彼长,而是精准破除制度障碍,重塑行业信心与市场秩序。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拍卖行业共举办了22859场拍卖会,累计实现拍卖成交额533.80亿元,这充分彰显了生态治理优化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作用。

      上海拍卖业以“加减乘除”为战略指引,积极探寻创新发展路径并取得阶段性突破。然而,在这成就背后,我们不禁思索:上海拍卖业是否已成功完成转型?未来又将迈向何方?

       《上海市拍卖经营合规指引1.0版》即将实施,是推动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举措,是上海拍卖业站在新高点的崭新开端。上海拍卖人只有持续探索、勇于创新,持续推进上海拍卖业高质量发展,方能在拍卖舞台上大放异彩,为拍卖行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开创更为辉煌的未来。

       合规为基,创新致远;上海拍卖,未来可期。

     

     

     

上一篇:【专稿25-15】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召开贯彻落实企业国有资产交易操作规则专题座谈会

下一篇:【专稿25-17】“领阅”栏目燃情启航,凝聚力量谱写华章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协会微信

公拍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