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登录
详情页

资讯中心

【特刊】多彩风景:上海拍卖人站在新的起点上奋力向前

    诚信服务,合规经营,数智赋能

    ——写在《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成立三十周年纪念册》面世之际

       

       “三十载激荡槌声,新征程再续华章”。这部厚达百页的行业史诗,将上海拍卖业从 1995 年“两张木桌定章程”到 2025 年“AI 智槌敲云端”的壮阔历程,浓缩成可触摸的时代印记。

       回溯往昔,行业初建时,我们像拓荒者一样在未知中探索。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协会应运而生,承担起凝聚行业力量、规范市场秩序、搭建沟通桥梁的使命。从最初摸索前行,到构建起严谨的拍卖规则体系;从单一传统拍卖模式,到借助互联网催生网络拍卖新业态;从服务局限于资产处置领域,到融入经济建设、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司法公正等多方面。每一步发展,都凝聚着全体会员单位敢为人先的勇气和脚踏实地的付出。

    铸就行业立身之本

       三十年风雨兼程,协会不断发展成熟。从初创时主要负责联络协调,到如今在合规运行、行业自律、权益维护等方面保障行业稳定;在人才培养、标准制定、课题研究等方面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在“互联网+”、信息共享、技术赋能等方面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协会具备前瞻视野和影响力,在政策倡导、引领行业未来等方面作用日益显著,成为推动上海拍卖业健康、有序、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我们搭建交流平台,促进思想碰撞;强化行业自律公约,筑牢诚信经营基础;积极沟通政企,为行业拓展发展空间。这份凝聚力和引领力,是三十年积累的宝贵财富。

       我们见证国有产权在公平公正的槌声中保值增值;助力珍贵艺术品和文物在规范平台重焕生机;推动涉案财物处置阳光运行,彰显司法公正;在盘活社会存量资产、参与慈善公益事业等领域留下坚实足迹。每场拍卖会都优化了资源配置,激发了市场活力,更坚守了“公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原则。这份坚守,是上海拍卖行业的鲜明底色,也是赢得社会信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基。

       三十年后的今天,当初质朴的承诺已发展成一个包含 15 家 AAA 级企业、20 家 5A 级信用企业的“信用矩阵”,还催生出全国首个拍卖行业“黑名单”制度与信用修复机制。

       司法拍卖领域的“上海方案”成绩亮眼。面对“执行难”这一社会难题,上海拍卖人首创“拍辅通”数字服务模式,能精准识别标的瑕疵,还原细节,实现精细管理。数据显示,公拍网入围全国司法拍卖网络服务提供者名单库后,上海司法拍卖平均溢价率提升至 30%,纠纷率下降 40%。2024 年,徐汇区复兴西路历史建筑群拍卖中,该系统让分散在 12 个城市的竞买人远程参与,最终以 1.2 亿元成交,溢价率达 18%,成为“技术赋能诚信”的生动例证。

    筑牢行业发展之基

       三十年时光,上海拍卖行业从起步到蓬勃发展;三十载春秋,凝聚着拍卖人开拓进取的智慧与汗水。

       翻开《上海市拍卖经营合规指引(1.0 版)》,从拍前审核的 12 项必查清单到售后交割的 7 步风险防控,238 条细则构建起全流程合规管理体系,这是上海拍卖业从“经验主导”走向“制度引领”的有力证明。

       在制度创新的进程中,关键节点清晰。2003 年非典时期,率先推出《线上拍卖应急规范》,为全国行业应对突发事件提供范例;2010 年公拍网上线,确立“统一平台、统一规则、统一结算、统一监管、统一服务”的“五个统一”标准,如今系统覆盖率达 92%;庆典之日发布的《国有企业资产交易研究汇编集》,从法律界定、流程优化、风险防控三个维度,为国资处置提供“上海智慧”。

       人才梯队建设为合规经营注入源头活水。协会连续6年举办全国拍卖高管研修班,累计培养拍卖师、企业高管超千人。如今,“专业人才 + 数字工具”让合规经营从被动遵守变为主动进化。

       民生领域的实践同样温暖人心。金磐拍卖的“水果拍卖助农模式”直连产地与市场,减少中间环节损耗 15%,全年助农增收 23%;公益拍卖板块全年举办公益专场 46 场,成绩显著,从抗疫物资捐赠到乡村教育帮扶,槌声传递着大爱。是的,每一次落槌,都是对“三公一诚”初心的践行。

    激活行业转型之翼

       这三十年,是上海拍卖行业栉风沐雨、开拓创新的奋斗历程,更是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助力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篇章。这场跨越25年的改革创新,始于15年前公拍网上线,如今已发展为包含“智槌交易大屏、智能客服、虚拟主持人、竞价助手”五大模块的AI生态系统。

       转型效能在关键指标中显著体现。公拍网累计处置拍品80万件,成交额突破2000亿元,资产处置成交率高达90%;通过智能匹配引擎,标的平均成交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长三角拍卖服务分平台年跨区域成交额达60亿元,让“上海经验”辐射苏浙皖。

       朵云轩与百度艺术合作的数字艺术品专区,采用区块链存证技术,数字藏品拍卖成绩斐然;常信拍卖“汽车街”项目通过直播看车 + 在线检测,成交量加速增长,这些案例共同展现出“传统拍卖×数字技术”的无限潜力。

       预测未来的最佳方式就是创造未来。站在新起点,上海拍卖业已规划清晰蓝图:技术上,2025年智能拍卖系统覆盖率将冲刺95%,AI虚拟拍卖师将实现7×24小时服务;业务上,马匹拍卖、知识产权拍卖等新兴品类预计增长30%,自贸区“保税拍卖 + 跨境结算”模式即将试点;区域协同上,长三角拍卖数据共享机制将打破地域壁垒,实现资质互认、标的互通。

       深情回望,向往未来。站在三十周年的重要节点,我们深知唯有坚守初心,才能行稳致远。我们将继续坚守“三公一诚”原则,严格自律,维护拍卖市场的清朗环境;以开放姿态拥抱变革,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赋能传统拍卖,提升服务质量与效率;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在服务实体经济、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文化繁荣、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持续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为行业长远发展注入动力;不断提升协会的服务与引领能力,成为会员单位更可靠的“娘家”和坚强后盾。

     


上一篇:【专稿25-31】槌舞风云: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三十年庆典“2025.6.30”启幕

下一篇:【特刊】重磅发布:国有企业资产交易研究成果助力市场规范化发展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协会微信

公拍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