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改革发展之力,走守正创新之路
——祝贺《与时代共槌》情景剧成功演出
当上海拍卖业老中青拍卖人“本色出演”的《与时代共槌》的最后一个音符落下,舞台大屏定格在“与未来同频,与时代共槌”的金色字幕上。这不仅是对过去三十年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
木槌叩响改革之门
“当改革的春风吹过浦江两岸,第一声槌响打破沉寂,我们以诚信为墨,在时代的画卷上写下‘拍卖’二字。”
1995年,时任上海市副市长的孟建柱敲响上拍协成立的第一槌。这声清脆的木槌声,不仅宣告了行业的诞生,更成为市场经济浪潮中破冰的信号。
那时的拍卖师们在绿呢台布铺就的简陋拍台上,用手写记录每一笔竞价。而上海朵云轩等先行者已开始探索艺术品拍卖的专业化路径,培养出如高德明般形成独特主持风格的“第一代拍卖师”。
从最初的12家会员企业到如今的217家市场主体,从年成交额不足亿元到2025年的533.8亿元,这柄木槌衡量的不仅是资产价值,更是上海拍卖人敢为人先的勇气。
技术支撑发展之基
“从纸质竞价到指尖轻点,从线下举牌到云端落槌——公拍网的十五年,是我们与科技携手共进的见证。”
当互联网浪潮来袭,上海拍卖人率先拥抱变革。2010年公拍网诞生,标志着行业从“面对面举牌”进入“屏对屏竞价”的新纪元。
剧中“拍辅通”情景片段生动展现了这一转型:独居老人吴阿婆通过手机APP轻松完成司法拍卖流程,背后是200余个服务节点构建的数字化保障。
如今,公拍网已实现交易全流程可追溯,成为上海市公共资源“一网交易”改革的标杆。磁悬浮冠名权拍卖、出租车经营权拍卖等经典案例,彰显了行业在无形资产处置领域的创新突破。
诚信续写创新之歌
“三十载风雨兼程,老中青三代接力;未来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我们仍将以槌为笔,续写服务经济、传承文化的新篇章!”
一槌定音,是承诺也是担当;声画定格,是回忆更是序章。上海拍卖人将继续与时代同步,以专业服务社会,以创新奔赴未来。
剧尾,老中青拍卖师共同落槌的画面,象征着行业的传承。从早期“地方粮票”到全国统一执业资格考试,从铜锣竞价到AI辅助估值,不变的是技术手段,不变的是“守正创新”的初心。
如今的上海拍卖业,既有《国有资产交易研究汇编集》这样的理论成果,也有“交互式公益慈善拍卖会”的社会责任;既通过238条合规细则夯实行业基础,也在知识产权、数据交易等新领域开拓进取。
“槌声既是过去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序章。”感谢主创团队精心策划、全程指导;点赞上海拍卖人深情表达,心流演绎;坚信上海拍卖业必将展现出传统行业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无限可能。
从服务国资改革到助力“五个中心”建设,从慈善义拍传递温暖到投身数字浪潮,上海拍卖人始终以槌为笔,在中国拍卖业的时代卷轴上书写精彩。未来,木槌会继续敲响,其回响必将更加悠远。
CopyRight © 1996-2017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地址:上海市黄浦区乔家路2号 邮编:200010 电话:021-64226596 传真:021-64226595 邮箱:shpaixie@126.com
沪ICP备11015601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