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登录
详情页

资讯中心

【快报25-21】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发布2025年春拍全国十三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

    市场复苏的“晴雨表”,行业转型的“透视镜”

    ——《2025年春拍全国十三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在京发布

     

       9月19日,中国拍卖行业协会艺委会在第六届艺术市场·北京论坛上,正式发布了《2025年春拍全国十三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评述》。

       在国民经济稳中向好的带动下,2025年春拍期间,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呈现明显复苏。本季13家企业共推出235个专场,上拍37936件(套),成交27770件(套),成交率达73.20%,成交额达到59.54亿元。与2024年春拍相比,成交量增长14.22%,尽管成交额略降9.74%;但与2024年秋拍相比,成交量增长13.68%,成交额增长14.68%。

       进一步分析各门类市场表现,2025年春拍期间,各门类市场份额基本稳定,但结构性调整更加明显。其中,中国书画成交额同比下降13.71%,但环比增长11.08%。细分来看,当代书画环比增长45.09%,为增幅最大板块;近现代书画环比增长15.22%,并成为唯一拥有超5000万元拍品的门类。瓷玉珍玩、邮品钱币、佛教艺术、紫砂茗具等门类则呈现减量提质趋势,高价拍品数量明显增加。具体来看,瓷玉珍玩环比增长41.3%,邮品钱币环比增长20.07%。相比之下,油画及当代艺术、珠宝玉石、中外名酒等板块则呈现“量增价减、中低价扩大”的格局。值得注意的是,西方艺术成为本季跌幅最大的板块。

       从单件成交均价看,2025年春拍期间,13家公司的单件成交均价为21.44万元,同比下降5.69万元,但环比增长0.19万元。其中,百万级拍品环比增加145件,千万级拍品增加9件。各板块均价表现不一,瓷玉珍玩同比增长20.05%,环比增长30.13%;邮品钱币同比增长13.94%,环比增长75.32%,为环比增幅最大板块。近现代书画同比下降20.19%,但环比增长1.66%。油画及当代艺术等门类则同比和环比均出现下降。

       在专场成交方面,2025年春拍期间,13家公司共有19个专场实现了100%成交率,共成交853件,成交额达3.42亿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贸圣佳的古董车专场和北京永乐的LABUBU艺术专场均实现了100%成交,充分反映了收藏群体的多元化、年轻化和国际化趋势。此外,成交额超过1亿元的专场有9个,共成交434件,成交额高达16.19亿元。13家公司共有48件拍品成交价超过1000万元。其中,中国嘉德推出的张大千《日蚀》以7935万元成为本季最高价拍品。

       回顾2025年上半年,政府有关部门加大了对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管理力度。不仅加快推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规规章的修订,还积极推动市场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加强执法检查和案件办理,进一步优化了文物艺术品流通领域的管理服务。与此同时,行业协会也强化了自律监督,深入开展文物经营活动管理研究,举办论坛搭建交流平台,有力推动了市场创新发展。对于拍卖企业来说,线上交易已成为常态,这不仅丰富了传播方式,也拓展和培育了新客户。企业品牌效应日益突出,业务类型更加多样化。此外,企业积极开展合作,推动业态融合,加强学术价值挖掘和市场引领,切实履行了文化传承与传播的使命。

        本次评述以中国嘉德、中贸圣佳、西泠拍卖、北京保利、上海嘉禾、华艺国际、北京永乐、广东崇正、上海匡时、北京银座、上海朵云轩、北京翰海、北京荣宝(按公布成交额排序)13家拍卖公司为样本,通过对其公布的数据进行深入统计分析,全面反映了2025年春拍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的基本情况和趋势。该评述由赵榆先生自1995年创立并定期发布,本次评述在赵榆指导下,由刘聪、王耀萍主笔完成。


上一篇:【快报25-20】北京:“四共”艺术品平台建设再提速

上海市拍卖行业协会

协会微信

公拍网APP